明朝皇帝朱允炆被叔叔追殺,盡管有他自己想削藩「作」的原因,不過朱棣作為皇帝的心狠手辣也是史冊有載的,為了把朱允炆徹底絕殺,全然不顧叔侄血脈 ,追剿幾十年也要把他找出來,否則就覺得在皇宮裡徹夜不安。
朱允炆最終倒是沒找到,朱棣在故宮做的狠事在幾百年後大白天下;解放後,故宮每年都需要整修,專家檢查損壞的地板,進行修復時,才發現朱棣的心到底有多狠 。讓我們看下朱棣到底做了什麼,讓專家都感慨不已。
遷移皇宮
北京的故宮每年有1670多萬人參觀,為了保護好裡面的古典文物,國家對故宮的建築維護非常重視; 解放初期,一次修繕中無意發現故宮的地磚出現裂紋,準備修復時,發現了朱棣修故宮後的秘密。
這種金磚從泥土帶燒製的工序,耗費時間需要720天,如果敲壞斷切面是沒有空洞氣泡的,造價達到等值黃金。故宮的地磚不是只鋪了一層,是鋪了十五層; 工程結束後,為了防止製造故宮的工匠傳出去建造結構,朱棣歹毒的下令毒啞了所有的工匠,心腸狠毒亙古少見。
定都北京是朱棣和朱元璋做的相反的一件大事, 這父子倆一個為了風水挪出京城,一個為了皇位把都城挪進京城,一進一出之間不知肥了多少承辦的官員,耗損了多少百姓的血汗銀兩,只為了這一系黃袍帶來的殺伐,用風水換得心安罷了。
修建紫禁城的木材都是全國還有東南亞的一些頂尖樹木,楠木、紫檀、杉木、曲柳、樟木;全部是硬木屬性的, 這些樹木的紋理密實緊乘,不容易變形和蟲咬噬,經過能工巧匠的反覆鋸刨雕刻打磨塗上內外漆,更是使皇宮的門窗結實如鋼一樣,不用擔心歹人小刀斧削撬。
朱棣是個擅於挖地洞的人物,在南京就有這方面的經驗,為了抓住朱允炆就命人挖了一條長長的地道直通南京的明皇宮。他怕有人學習自己,趁睡著時實施暗殺,就讓手下把北京故宮的地面用夯砸實,又先後花了10年之久的時間運輸各類石料。
這些石料來源可是大費周章,花崗類的就有從青藏高原、青島、河北、天津、北京等地開採下來的, 這些礦石大小不等被運到北京,全憑人力物力解開成型,鋪的時候需要用細細的米漿熬煮好,灌進石板縫隙,因此這些地磚又被後代考古專家稱為「金磚」。
修建故宮的心酸苦難對於民間老百姓可想而知有多不易,不過,封建制度的皇帝如秦始皇、朱棣、慈禧等,才不會在乎百姓的死活,現今留存在北京的各類園林景觀中的重要物料, 都是一步一步人馬車乘一路血汗運過來的。
經過四年的人海車轱轆轉晝夜建設,威嚴高大結實壯美的故宮,終於交付朱棣使用,望著魏巍帝王專享的寶殿, 朱棣心裡的滿足感戰勝了一切手足相殘的痛苦,屬於帝王將相的幸福讓他們忽略多少人家為此帶來的痛苦,家破人亡病痛饑餓的死亡,在他們心裡不算代價。
燕王朱棣
朱棣的登基之路也不是很平坦,是朱元璋的四子,生於1402年,在位時間22年。據《明史》記載,說朱棣身材魁梧,長髯飄飄;為人野心極強智勇雙強。 朱元璋把皇位傳給長子朱標後,本來沒有朱棣什麼事,偏偏朱標命夭早亡,兒子朱允炆繼位,對於叔叔們手裡的軍事大權頗感威脅和不安。
按說齊泰的計策不錯,只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,在不合適的時機做了草率的行動;允炆還對五叔下令治罪,文為:「周定王橚有罪,廢為庶人,徙雲南。」 朱允炆下手削藩沒有錯,這和他的叔父們在他做太子時常常不遜的態度有關,在叔父們的眼裡朱允炆就是一個廢物。
一次,朱允炆在宮裡行走迎面正好碰上朱棣,本該叔叔有長輩憐護之情,不想朱棣嫉妒心起,走到侄兒跟前不屑道:「不意兒乃有如此!」朱允炆倒沒說什麼,被奴仆告知朱元璋,孫子無端受挑釁,朱元璋護孫心切就要砍朱棣的頭。朱允炆心情和善見了趕緊給叔叔求情才得救。
果不其然,朱允炆在齊泰和黃志澄等支持下,惹毛了幾位藩叔公們,隨之而來對「靖難」;朱允炆危亡之際還下令「毋使朕背負殺叔之名。」 勒令幾個幸存與他爺爺手下的武將,最後被朱棣攆的四處逃亡避難,終身不敢露出真名本容,到末了不知是死是活。
逼走朱允炆後殺了他的倚重權臣,朱棣以削藩第一人的身份,順理成章接管了大明江山,開啟了他22年的永樂之治。朱棣上位和宋高祖趙匡仁胤有一樣的毛病,和他的爸爸也有同出一撤的缺點,就是嫉妒性強疑心重,臣子稍有一些模棱兩可的話,恐就招殺身之禍。
要不是故宮的專家發現地磚壞了,要重新維修也無法看到朱棣為了自己的私欲,大動干戈勞民傷財不惜人力物力 ,耗時十幾年為自己修建一個安居的「保險櫃」,再結實的建築也擋不住失去民心所向。
拋開朱棣叔侄屠戮的歷史,朱棣的建設也是很偉大的,修撰《永樂大典》對於後世的積極意義是非常巨大的, 故宮的修建也開創了建筑史上的紀元,以致明朝被推翻後,清朝喜歡故宮的設施,也沒有忌諱風水影響,直接把朱棣辛辛苦苦建造的皇宮挪為己用兩百多年。